《当代旅游》杂志欢迎您的投稿!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2020年第10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桂林——不再是停留在小学课本里的样子
    《当代旅游》编辑部
    2020(10):3-5.
    [摘要](134) [HTML](0) [PDF 1.04 M](692)
    摘要:
    2  长白山旅游市场升级,“客流”变“客留”
    康影
    2020(10):6-7.
    [摘要](123) [HTML](0) [PDF 907.99 K](717)
    摘要:
    3  博物旅游——学知识的另类体验
    康影
    2020(10):8-9.
    [摘要](127) [HTML](0) [PDF 921.61 K](665)
    摘要:
    4  挖掘文化内涵 深化文旅融合——以亳州市为例
    张影 闵冬梅 谢丹丹
    2020(10):10-11.
    [摘要](189) [HTML](0) [PDF 1.09 M](1208)
    摘要: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文旅融合,文化旅游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形式,也是历史文化名城发展旅游业的必然选择。亳州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却存在创意不足、消费价值有限等问题,文章从明确文化主题、优化产品设计、加强资源开发、强化人才保障四个方面探寻了文旅融合的有效路径。
    5  论四川民族文化旅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苗爽
    2020(10):12-14.
    [摘要](164) [HTML](0) [PDF 1.03 M](908)
    摘要:
    四川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较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在管理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特色化标识不够突出,很多民族文化旅游模式大同小异,没有明显的特色;管理缺失文化性,与其他旅游如出一辙,没有突出民族文化的特征;旅游产品单一,开发产品没有新意,缺少个性化的旅游产品;质量令人堪忧,还有个别的宰客现象出现,有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旅游管理专业性不强,缺乏旅游管理的专业人才。
    6  故宫:从“十重门”到“有温度的博物馆”
    王闽红 俞海滨
    2020(10):15-16.
    [摘要](179) [HTML](0) [PDF 1.03 M](980)
    摘要:
    受 2013 年一款“朕知道了”胶带纸启发,故宫文创产业的转型可用“一个中心、三个转型”概括:从“以文物为中心”,走向“以贴近大众为中心”;坚持产品转型、营销传播渠道转型、互联网科技转型。故宫成为“有温度的博物馆”。未来,故宫将继续利用数字技术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把人工智能技术与文物保护、文物管理和传承利用相结合,同时尝试通过跨国合作的方式,共同促进像故宫这样的世界文化遗产地和博物馆的数字化和数字利用,将文化层次推到一个更高的高度。
    7  “互联网+” 背景下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外宣现状与策略研究——以汉中地区为例
    申海 施雨凡 程泽明 李俊丽
    2020(10):17-18.
    [摘要](135) [HTML](0) [PDF 1.09 M](1018)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推广和普及,如何让我国历史文化遗产“走出去”,最大化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与意义,区域性文化外宣是首要研究重点。本文从汉中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外宣入手,分析其现状,结合互联网技术提出了历史文化遗产多元化外宣策略,以期树立国民的文化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进而实现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宏伟目标。
    8  文旅结合背景下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探索
    肇启新
    2020(10):19-20.
    [摘要](151) [HTML](0) [PDF 1.09 M](837)
    摘要: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在闲暇时间进行休闲旅游成为了越来越多群众的选择,大众旅游时代已到来。而随着旅游业的不断深入发展,文化成为了越来越不可或缺的元素,二者逐渐融合,成为了新时代旅游的新气象。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如何实现从“有没有”到“好不好”、从“缺不缺”到“精不精”的转变,提升文化和旅游产品品质,真正实现文化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应该成为文旅人必须要探索的课题。
    9  绘本中应用旅游中国风的策略研究
    邢心宇
    2020(10):21-22.
    [摘要](133) [HTML](0) [PDF 1.03 M](781)
    摘要:
    在进行绘本制作的过程当中,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需要充分应用中国的元素,体现出旅游中国风,才能够实现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本文主要围绕绘本中中国风的应用展开分析,首先介绍绘本中运用旅游中国风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绘本的类型,接下来介绍绘本设计当中传统文化元素应用的现状,最后提出绘本中应用旅游中国风的策略。
    10  广西旅游饮食文化体验创新情况调查
    滕敏 陆仙宁
    2020(10):23-24.
    [摘要](118) [HTML](0) [PDF 1.15 M](837)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旅游过程中,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吃好、玩好的需求,而是越来越关注旅游体验的程度或方式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广西旅游文化饮食体验情况的调查,分析广西旅游文化饮食发展的情况,提出笔者对广西旅游文化饮食体验开发的必要性的观点,以及提出对旅游饮食文化体验方式的建议。
    11  “送戏下乡”对于非遗类地方戏种传承与发展的促进作用
    苏乐
    2020(10):25-26.
    [摘要](125) [HTML](0) [PDF 1.09 M](741)
    摘要:
    本文以芜湖梨簧戏为例,以“送戏下乡”工作为突破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地方戏曲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的背景、现状、困境进行了相关分析,并针对当地实际情况,在宣传方式、整合发展、文化供需平衡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求为以芜湖梨簧戏为典型的地方特色戏曲在新时代环境下的发展传承提供思路。
    12  中职旅游餐饮类专业教学中渗透地方特色文化的路径研究
    游辉艳
    2020(10):27-28+46.
    [摘要](106) [HTML](0) [PDF 1.12 M](726)
    摘要:
    在中职旅游餐饮类专业中有效地渗透地方特色文化,培育高素养、高技能的旅游人才,为旅游经济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地方文化的特色与内涵,分别从旅游餐饮专业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促进特色中职学校王牌专业的建设;促进地方特色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等方面分析了中职旅游餐饮类专业渗透地方特色文化的意义,并探讨地方特色文化渗透到专业教学中的策略。
    13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朱颖
    2020(10):29-30.
    [摘要](120) [HTML](0) [PDF 1.03 M](797)
    摘要:
    作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酒店实习不仅影响着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也关系到学生职业规划和未来发展。但是现阶段大部分高职学生在酒店实习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教育教学实践效果,也影响了高职学生的就业率。在系统分析酒店实习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具体问题后,结合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现状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结合酒店行业的发展现状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对策,从而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率,也提升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实践的效果。
    14  基于校园亲子游的导游服务能力培养与实践——以成都纺专校园亲子游项目为例
    周雅雪 余宜娴 叶娅丽
    2020(10):31-32.
    [摘要](163) [HTML](0) [PDF 1.09 M](899)
    摘要:
    以在校大学生为导游服务群体、亲子家庭为导游服务对象的校园亲子游是旅游导游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也是在校大学生真实的创业实践模式。本文从校园亲子游和导游服务内涵出发,以校园亲子游实际项目运营为参考,通过对客群需求分析、服务线路设计、旅游现场接待、互动交流服务和服务反馈等方面优化,探究校园亲子游导游服务能力的培养。
    15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实践教学设计与评价研究
    邓映红
    2020(10):33-34.
    [摘要](114) [HTML](0) [PDF 1.03 M](765)
    摘要:
    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实践性。但目前的教学模式无法有效地实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基于此,本文在说明该课程实践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制约该课程开展实践教学的症结,科学合理地设计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实践教学及评价机制。
    16  基于优势行动价值的研学旅行现状研究
    刘亮亮 吴振华
    2020(10):35-37.
    [摘要](172) [HTML](0) [PDF 1.09 M](706)
    摘要:
    在新时期背景下,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研学旅行这种崭新的育人方式,不断应用到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在优势行动价值背景下,研学旅行对培养学生认知与实践能力起到积极作用和影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且研学旅行也可以更好满足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见解与理解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本文简单对研学旅行内涵进行分析,探究基于优势行动价值的研学旅行现状与意义,最后提出基于优势行动价值的研学旅行策略,以期更好通过优势价值行动,来提升研学旅行对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有效性。
    17  校企合作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研究
    刘建娥
    2020(10):38-39.
    [摘要](151) [HTML](0) [PDF 1.03 M](934)
    摘要:
    课程思政是有效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如今各高校专业都在不断探索的教育课程,旅游管理专业也不例外。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促使校企合作理念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在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之中更是如此,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处在校企合作背景下,也可以由此来进行创新与完善,这能更好地提升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18  旅游管理专业如何构建多层次、信息化的实习生管理体系
    杨婷婷 陈倩 周雅雪
    2020(10):40-41.
    [摘要](148) [HTML](0) [PDF 1.09 M](711)
    摘要:
    顶岗实习环节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这是毕业生进入社会工作前的一门“重要课程”。这是前一阶段教学环节的深化、补充和检验,是全面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必要阶段。实习期间,学生管理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建立一个高效便捷的实习生管理体系,是各高校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探讨了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体系的构建,以期为高职院校实习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19  烹饪专业教育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路径解析
    陆青 罗天春 刘慧
    2020(10):42-43.
    [摘要](128) [HTML](0) [PDF 1.09 M](1434)
    摘要: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三全育人”,因此本文将以烹饪专业为例,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现状和产生的原因,立足于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理念,探讨如何在专业课教学活动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路径。
    20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实践——以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为例
    邓桢澜 余宜娴 杨婷婷
    2020(10):44-46.
    [摘要](98) [HTML](0) [PDF 1.19 M](861)
    摘要:
    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常态,而酒店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本文结合我校酒店管理专业实况,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梳理了酒店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困难,提出了我校酒店管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实践的相应措施。
    21  旅游企业社会资本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翟翔楠
    2020(10):47-48+51.
    [摘要](167) [HTML](0) [PDF 1.08 M](744)
    摘要:
    任何企业都应该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环节履行社会责任,旅游企业不仅仅从公益旅游方面,更可利用自身社会资本,促进区域良性发展与社区共赢。根据社会资本的定义,本文探讨了如何评估社会资本,列举了有关社会资本在体现社会经济和社区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主要举措,总结了在区域发展背景下如何使用社会资本。社会经济可以通过三种不同方式为旅游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建立以当地为中心的社区发展办公室和机构;建立旅游合作社;创建社区发展信托基金。
    22  共享经济背景下休闲旅游开发研究
    王昌燕
    2020(10):49-51.
    [摘要](129) [HTML](0) [PDF 1.05 M](870)
    摘要:
    休闲旅游开发对于共享经济的发展而言,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并且以后的经济规模也会不断扩大。为了合理解决共享经济背景下休闲旅游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必要完善共享经济机制,创新经济共享理念,稳步发展休闲旅游产业,使得休闲旅游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本文主要对共享经济背景下休闲旅游开发展开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见解。
    23  农家乐旅游引导整合分析——以宿迁市为例
    卞庆岗 高雨婷 胡磊鑫 周嘉仪 王志强 邵焕举
    2020(10):52-53.
    [摘要](143) [HTML](0) [PDF 1.12 M](1021)
    摘要:
    在十九大要求的背景下,宿迁市旅游资源进一步整合,农家乐旅游模式得到进一步转型。宿迁市推进“两聚一高”发展模式,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此实际背景下,研究农家乐发展问题和模式变得尤为重要,符合打造“江苏后花园”的定位和响应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笔者就宿迁市农家乐经营过程中经营模式单一、宣传品牌力度不够、区位布局不清等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 并提出相应合理对策和建议。
    24  旅游网络预定系统的战略研究
    索朗旺青
    2020(10):54-55.
    [摘要](126) [HTML](0) [PDF 1.03 M](666)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的同时,人们更加注重于精神层面的丰富,旅游行业迅速发展,且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旅游业的管理方式受到冲击,与之同时,旅游网络预定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25  大数据在旅游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廖姝姝
    2020(10):56-57.
    [摘要](140) [HTML](0) [PDF 1.03 M](984)
    摘要:
    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不断追求物质需求的同时,开始逐渐向精神文明领域进发,旅游行业应运而生。同时,从近几年的数据统计来讲:旅游行业发展迅速,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大数据技术逐渐在旅游行业中应用,本文针对于大数据技术在旅游行业中的应用展开分析。
    26  影响贵州省山地旅游发展因素探析
    江艾璘 国伟
    2020(10):58-59.
    [摘要](129) [HTML](0) [PDF 1.03 M](950)
    摘要:
    近年贵州省利用自身区域地理优势大力支持山地旅游发展,作者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维普、Science direct 等数据库,搜索国内外山地旅游发展现状、山地旅游资源开发、应急救援及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文献,探寻影响贵州省山地旅游发展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最后提出建议。希望本文在社会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今天,不同的产业和独有的民族文化为贵州山地旅游交相结合提供远大的前景,助推贵州社会经济增长;也能为贵州发展山地旅游研究的理论提供支持,丰富贵州发展山地旅游的 新文化。
    27  洛阳城市社会变迁与全域旅游发展研究
    齐超越 任佳惠 郭荣昌 傅华宇 刘凯丽
    2020(10):60-62+76.
    [摘要](124) [HTML](0) [PDF 1.22 M](885)
    摘要:
    2017年,“全域旅游”概念被第一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全国各地大范围地掀起建设一体化旅游大环境的热潮。全域旅游要求合理配置和使用社会公共资源,使旅游与城市、社区有关,与市民、公共文化空间有关,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景区。以河南省洛阳市来看,洛龙区作为洛阳市进入 21 世纪以来着力建设的城市区域,已成为城市的政治、文化和商业中心。以此为出发点,本文聚焦于城市变迁过程中洛阳市洛龙区公共文化空间社区文化建设情况,对该市乃至全国范围内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全域旅游战略发展具 有重要意义。
    28  山东省文旅产业与康养产业融合发展对策研究
    孙健
    2020(10):63-64.
    [摘要](174) [HTML](0) [PDF 1.09 M](1056)
    摘要:
    十九大报告中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求大力发展健康产业,推动医疗、养老、文化、旅游等多业态深度融合发展。山东省康养旅游资源丰富,同时存在管理机制不畅、资源整合不足和产品开发不力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康养旅游资源发展现状的梳理,从中找出存在问题并提出应用型对策,以期对“文旅融合”背景下山东省康养旅游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29  海南旅游产业和体育小镇融合发展研究
    王雪 曹佩磊
    2020(10):65-66.
    [摘要](108) [HTML](0) [PDF 1.09 M](856)
    摘要:
    旅游业与体育业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海南经济建设新的发展方向。本文分析了海南旅游产业与体育小镇融合发展的意义,依托海南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独特的体育品牌赛事活动,针对目前存在的现状问题,提出加强体育旅游产业和小镇建设的深度融合措施,打造可持续性国际化的海南体育旅游小镇模式。
    30  江阴市文化旅游提升策略研究
    陆恒芹
    2020(10):67-68.
    [摘要](108) [HTML](0) [PDF 1.18 M](995)
    摘要:
    江阴市是江苏省无锡市行政代管市,地处苏锡常“金三角”几何中心。作为一代游圣徐霞客故里的江苏省江阴市,地方文化底蕴深厚,是古吴文化发源地之一,近年来经行业内外的共同努力,在文物保护、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工作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基于 SWOT 分析,进一步探讨江阴文化旅游开发的优劣势以及影响开发的外部机遇和挑战。分析发现,江阴在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文化资源的内涵挖掘和开发力度还不够,与周边城市相比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知名度不高。文章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寻找解决对策,以期推动江阴市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31  苏州桃花坞地区文旅融合发展策略探究
    李慧 陆园园
    2020(10):69-71.
    [摘要](158) [HTML](0) [PDF 1.11 M](1188)
    摘要: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已成为发展现代旅游业、促进文化传播的必然选择。众多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和街区,在转型升级、形象再塑的过程中,抓住机遇,在文旅融合发展的大时代中,寻找新的突破口。苏州桃花坞地区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在片区改造开发的同时,注重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在整理分析苏州桃花坞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了解桃花坞片区改造开发现状,就其文化旅游融合方面的举措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对其他类似地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32  从旅游产品形态变革看景区文化赋予价值
    王德生
    2020(10):72-73.
    [摘要](160) [HTML](0) [PDF 1.03 M](758)
    摘要:
    通过对旅游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可得知其产品形式出现变革的特点。从传统的单一产品形式逐渐转化为多样化的产品结构,不仅要关注到自然资源的设计与利用情况,同时也需要对文化价值进行深度思考,逐渐提高旅游产品设计的综合质量。基于当前旅游行业呈现出的演变特点,在进行旅游产品策划的过程中,需要对旅游概念进行高度认知,在进行景区策划时应该开展关于景区文化价值的思考,重视景观的生态设计和文化理念的融入,才能提高旅游产品开发的质量。
    33  中国旅游酒店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王楠
    2020(10):74-76.
    [摘要](328) [HTML](0) [PDF 1.13 M](2261)
    摘要:
    电子商务运营模式是一种符合现代网络的运营模式,在企业发展中广泛地存在,是一种现代化的商务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商务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经济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行业在不断地发展,在网络化的背景之下,我国旅游酒店电子商务也在不断地发展。本文主要对中国旅游酒店电子商务的发展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34  精准扶贫背景下,旅游供给侧改革模式调研——以高州市平山镇周边为例
    莫崇文 何艳莹 郑泽钊 欧阳泳欣 何茜 仇巧莹
    2020(10):77-79.
    [摘要](103) [HTML](0) [PDF 1.19 M](937)
    摘要:
    贫富差距的存在一直是影响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因素,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途径就是多方面有效地发展各个产业。而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产业融合,旅游业作为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既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 更是精准扶贫的有效手段。本文基于精准扶贫的背景下,对旅游供给侧改革模式进行了调研,并以高州市平山镇周边为例,结合当地农业、旅游、文化资源发达的特点,进一步分析了当地旅游供给侧改革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总结出实施“旅游业 +”模式的可行办法,助力国家精准扶贫,早日实现共同富裕。
    35  “一村一品”助推绍兴乡村旅游发展分析
    张莎
    2020(10):80-82.
    [摘要](146) [HTML](0) [PDF 1.09 M](1024)
    摘要:
    “一村一品”是助力乡村旅游、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专家咨询、现场访谈、座谈和实地走访等方式,选取绍兴市各区、县(市)13 个村庄进行调研,总结绍兴市各区、县(市)“一村一品”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基本情况,诊断当前存在的问题,充分运用“一村一品”理念 , 提出建议,促进乡村旅游资源整合、模式创新与体系完善。
    36  游客体验视角下的淄博市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调查研究
    刘秀丽
    2020(10):83-84.
    [摘要](181) [HTML](0) [PDF 1.18 M](1000)
    摘要:
    淄博市作为齐国故都,乡村民俗文化赋存丰厚,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成效显著。但从整体发展情况看,依然存在静态景观开发为主、同质化竞争比较严重等问题,传统乡村文化没有得到深入挖掘,乡村旅游发展的后劲不足,竞争力薄弱。本文在深入乡村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基于游客体验的视角,分析了淄博市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37  基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旅游业发展策略探讨
    敖卓印
    2020(10):85-86.
    [摘要](108) [HTML](0) [PDF 1.03 M](828)
    摘要: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为乡村带来了经济效益,旅游业在现代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人们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带动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为在乡村生活的人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但是就目前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情况来看,过于商业化、同质化和城市化,这就导致游客在乡村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变得越来越少。这不仅抑制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也形成了阻碍,所以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旅游业才是长久的发展策略。
    38  基于改进模糊集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
    苗丽娥 李涛
    2020(10):87-88.
    [摘要](102) [HTML](0) [PDF 1.09 M](660)
    摘要:
    城市旅游竞争力是当前提升新动能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的评价由旅游现状竞争力、旅游环境竞争力、旅游潜力竞争力、城市发展竞争力 4 个一级指标和旅游外汇收入等 19 个二级指标构成。本文在模糊集理论的基础上对模糊集进行改进,建立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模型,该模型是一种完全基于计算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不再是专家主观确定,更具有客观性。同时,改进的模糊集具有良好的逼近性,用它来处理信息的模糊性更加可靠,结果更加全面,因此,该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9  多视角解析旅游建筑的文化审美及内涵
    宋开军
    2020(10):89-90.
    [摘要](207) [HTML](0) [PDF 867.86 K](706)
    摘要:
    旅游建筑是旅游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建筑的文化内涵、风格以及质量等,或多或少对国家及地区旅游产业产生重要影响。旅游建筑的美学原则,体现出高水平及高文化的审美特点,令游客能够享受到建筑之美。本文立足旅游建筑美学,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赏析,以便帮助游客了解旅游建筑的文化艺术及内涵。旅游建筑美从多方面展现出来,包括人文自然、文化渗透、民族风格以及风土人情等,从这些方面进行赏析,可以窥见旅游建筑的更多精彩。
    40  气象灾害对旅游景区的影响及防御对策
    刘雪雄
    2020(10):91-92.
    [摘要](182) [HTML](0) [PDF 1.12 M](1224)
    摘要:
    气象因素与旅游活动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而旅游业发展对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随着气温的升高、冰川的消融以及海平面的不断上升,洪涝、干旱、台风、高温以及雪灾和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的频率,也正在不断地加剧,气候变化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正在显现。本文综合分析了气象灾害对旅游景区以及旅游者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灾前预防、灾中避险以及灾后处置三个方面,对旅游景区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做出合理的建议及要求。
    41  游客的旅游体验分享行为对其自身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基于社会联结的中介作用
    裴丹丹
    2020(10):93-94.
    [摘要](174) [HTML](0) [PDF 1.06 M](1365)
    摘要: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旅游者能够随时随地迅速分享旅游体验信息,通过这种分享行为与他人进行互动,从而对社会关系发生积极影响,进而产生社会联结,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主观幸福感。本文以旅游体验分享行为为研究导入点,根据社会互动理论,引入社会联结、游客主观幸福感,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发现,游客的旅游体验分享行为对其自身的主观幸福感有正向影响;社会联结对游客的主观幸福感有正向影响;社会联结在旅游体验分享行为对其自身的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42  手语推广在旅游服务中的重要性
    吴啸骅
    2020(10):95-96.
    [摘要](164) [HTML](0) [PDF 1.03 M](1051)
    摘要:
    现今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在所有残疾人中,聋哑人是数量最多的一类,而聋哑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就是使用手语。因此,大力推广手语,可以帮助聋哑人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去,像正常人一样去旅游、去工作,帮助他们重新建立生活的信心。本文针对手语推广在旅游服务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与讨论。

    当期目录


    年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当代旅游 ® 2024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58938号;公安备案:网联备案号11010502039820